读史,动容莫过于见证一个一个悲剧的发生。
诸葛孔明
读《三国演义》之时,我感觉像是亲历了孔明一生的大起大落,从踌躇满志辅佐刘皇叔兴复汉室,到最后回天无力命陨五丈原,可悲,可叹,可泪。
卧龙翔天
- 汉灵帝光和四年,孔明诞生于琅邪阳都。
- 建安四年,孔明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,这一年,孔明19岁。
- 建安十二年,刘备前往襄阳(今湖北襄樊)三顾茅庐,孔明对刘备陈说《隆中对》,详尽描述了他的三分天下之计。随即出山辅助刘备,这一年,孔明27岁。
- 同年,孔明出山第一战,火烧博望坡,彼时的曹孟德,刚从官渡和仓亭之战中大获全胜不久,可谓不可一世,孔明这一战让曹丞相那锐不可当的势头戛然而止。
那时候,孔明是何等的意气风发,在隆中与刘皇叔谈笑风生,指点江山,更是提出三分天下之计,彼时的孔明,他的理想是安乱世,定天下,兴汉室。出山之后,首战,运筹帷幄,火烧博望坡,挫败了曹操的虎狼之师。 建安十三年,孔明只身前往东吴,舌战群儒,当时江东人才济济,竟无一人能辩过孔明。终于,说服了孙权和周瑜,联合抗曹。期间,孔明利用大雾天气,草船借箭,戏耍曹孟德;借东风,和周公瑾火烧曹操的铁索连舟,羽扇纶巾,谈笑间大败曹操的百万之师。彼时的孔明,通天文,晓地理,运筹帷幄,推演阴阳,那叫一个经天纬地之才。
建安19年,孔明留关羽守荆州,与张飞、赵云分兵与刘备会师。刘备攻占成都,孔明任军师将军,署左将军府事。 延康元年,曹操之子曹丕篡汉自立,建立魏国,定都洛阳,东汉结束。 蜀章武元年,刘备称帝,国号“汉”,史称蜀汉。诸葛亮任丞相。这一年,孔明41岁了。 章武二年,孙权在东吴称帝,国号“吴”。至此,天下三分的局面初成。 诸如种种,正如孔明当年在隆中所言。
身死五丈原
然而,自此却是孔明一生悲剧的开始,蜀建兴元年,刘备兵败白帝城,永安托孤于诸葛亮。刘禅即位,封诸葛亮为武乡侯。领益州牧(刘禅叫诸葛亮为宰父)。从此,孔明为了主公生前匡扶汉室的宏愿,开始了一步一步的走向悲凉。六出祁山, 五度北伐,孔明在晚年笃志不移,倾蜀汉全国之力,讨伐汉贼,一次次的失败,一次次的重来,一切的重担都压在了孔明那本就孱弱的身躯上。期间,仅剩的五虎将虎威将军赵云赵子龙也先于去世,孔明更是心痛如绞,遥想当年,意气风发的孔明辅佐刘皇叔左右,帐下有关云长,张翼德,赵子龙,马超,黄忠等猛将,赤壁之战大挫不可一世的曹孟德的百万大军,而后,刘备夺荆州、赵云收桂阳,关羽战长沙,张飞取武陵。彼时,在诸葛亮的部署下,刘备从无到有,借赤壁之战在中原分疆裂土,成为一方诸侯,那时,是多么的风光无限......
最后,孔明来到了五丈原,他知道自己阳寿将尽,但是,为了刘备毕生的理想,为了自己毕生的理想,他不能死,至少,他不能现在死。于是,孔明点起七星灯,欲向天再借阳寿续命,然,此逆天之举终未能成事,魏延的破门,不仅踏灭了灯火,更是踏灭了孔明一生的理想。
“伏闻生死有常,难逃定数;死之将至,愿尽愚忠:臣亮赋性愚拙,遭时艰难,分符拥节,专掌钧衡,兴师北伐,未获成功;何期病入膏肓,命垂旦夕,不及终事陛下,饮恨无穷!伏愿陛下:清心寡欲,约己爱民;达孝道于先皇,布仁恩于宇下;提拔幽隐,以进贤良;屏斥奸邪,以厚风俗。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,薄田十五顷,子弟衣食,自有余饶。至于臣在外任,别无调度,随身衣食,悉仰于官,不别治生,以长尺寸。臣死之日,不使内有余帛,外有赢财,以负陛下也。“
不知道孔明临终前会不会回想起,当年跟随皇叔左右,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,与关羽,张飞,赵云,马超,黄忠一干猛将浴血沙场,势不可挡,但是,这一切都已是过往云烟,如今,孔明油尽灯枯,耗尽最后的一点生命,却也没能实现兴复汉室的宏愿,在安排妥当身后事之后,孔明便随他的主公而去,随他毕生的宏愿而去了。
读《三国演义》,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这一段之时,我哭了,是真哭了,因为我亲眼见证了一个穷其一生南征北伐,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的理想主义者,是怎么一步步被现实毁掉理想的,我一直觉得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,从他一出场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,昔日孔明卧龙于南阳,经刘皇叔三顾茅庐而出山,但孔明却对天下大势早已了然于胸,孔明助刘皇叔兴复汉室,本就是个任性的决定,彼时,曹孟德虽挟天子以令诸侯,但曹丞相一生志在天下,他定国安邦,是他在东汉末年挽狂澜于既倒、扶大厦之将倾,要不是曹操,东汉早就不复存在了,所以曹丞相才是真正的一代枭雄,若孔明能辅佐曹操,天下早已大定,孔明拥经天纬地之才,通晓阴阳之术,他难道算不出曹操是难以战胜的吗?不,他一早就知道了,然而,他相信人定胜天,他相信以自己的才智,可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。最后确实也如隆中对策所言,三分天下,但是孔明还不甘心,能让一无所有的刘皇叔登上蜀汉帝位,诸葛孔明早已证明了他的才华,若是一般人,早已心满意足,安于现状,但是孔明不是一般人,他是卧龙,他是诸葛亮,他绝不会仅仅满足于让刘备偏安于一方诸侯,他的理想是一统天下,助刘备兴复汉室,所以他六出祁山,五度北伐,以风烛残年之龄征战沙场,最后殒命五丈原,可悲,可叹,可潸然泪下。
柳永,柳三变:
一部宋史,道尽多少风流事,宋朝是个文坛群英荟萃的王朝,婉约至极如李清照,豪放不羁若苏东坡,亦有晏殊,秦观,周邦彦等才华横溢之人,然而,我要说的这个人,却是风流至极的柳永柳三变,没错就是那个“凡有井水处,皆能歌柳词”的柳七。
柳永之前,北宋的词几乎没什么亮点,当时文坛依旧以诗为宗,以词为次,当时的宋词多以类似晏殊、欧阳修创作清丽闲雅的小令词,一方面是因为盛唐遗风,李白,杜甫,王维等盛唐的大文豪珠玉在前,所以律诗、绝诗依然是文坛主流,再者,当时的宋词词牌令较少,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个词牌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柳永作为北宋填词的鼻祖,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,他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,他精通音律,又熟悉民间新曲,当时“教坊乐工,每得新腔,必求永为辞,始行于世”:教坊乐工,每得新腔,必定请求柳永代为填词,这种新腔才流传于社会上。可见柳永写词在当时即有较大影响。(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)。他的词受到各阶层群众的喜受,不仅市井之人喜欢,而且宫中也传唱,佛门弟子、道教真人也爱好,可以说成了当时的流行歌曲。还远传到国外,在西夏,“凡有井水饮处,即能歌柳词”;金主完颜亮读了柳词,“欣然有慕于‘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’,遂起投鞭渡江之志”(罗大径《鹤林玉露》),可见,柳词流传的广泛和久远。科场失意,宦途坎坷,使柳永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词的创作,他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他的《乐章集》里就有词二百一十多首。
另外,柳永对宋词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大量地创作长词、慢词,使词坛不再仅仅拘泥于小令,《全宋词》所收212首柳词中,长调有103首,慢词的大量创制,不仅扩大了词的容量,便于抒写更为复杂的情感,而且为宋词的进一步繁荣创造了条件,其中柳永的成就是不可忽视的,他标志着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。
柳永一生流连于烟花之地,好不风流快活,但是,世人又怎能看得出他放荡之下的落寞呢?柳永生活在一个错误的时代和腐败的国家,他的命运和曹雪芹有很多相似之处,也经历了家族的没落。柳七出生于官宦世家,父亲是南唐降臣柳宜,柳永的父亲、叔叔、哥哥三接、三复都是进士,连他的侄子亦是进士。而柳永自己也曾对官宦生活不懈追求。早年柳永也曾积极求仕,几次科举,然而屡次落第,仕途屡屡受挫,这也是致使他后来意志消沉的主因。
咸平五年,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部考试,由钱塘入杭州,因迷恋湖山美好、都市繁华,遂滞留杭州,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。咸平六年,孙何知杭州,门禁甚严,柳永作《望海潮,东南形胜》,前往拜谒。此词一出,即广为传诵,柳永亦因此名噪一时。
科举坎坷:
大中祥符元年,柳永进入京师汴京(今开封)。时北宋承平日久,都城繁华极盛:元宵,皇帝与民同乐;清明,郊外踏青;端午,龙舟竞渡;汴京风情,纸迷金醉。柳永凌云辞赋,将帝都的“承平气象,形容曲尽”。
大中祥符二年,春闱在即,柳永踌躇满志,自信“定然魁甲登高第”。及试,真宗有诏,“属辞浮糜”皆受到严厉谴责,柳永初试落第。愤慨之下作《鹤冲天·黄金榜上》,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,但对中举出仕并未完全绝望。
此时的柳永学有所成,满怀希望来到都城汴京参加考试。纸醉金迷的繁华京城顿时使他迷失了方向,他与歌妓你来我往,沉醉其中。结果,第一次考进士,柳永落榜。落榜后的他感到失望,对不起家人,感到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了,于是,便写下了那首千古流传的《鹤冲天·黄金榜上》:
黄金榜上,偶失龙头望。明代暂遗贤,如何向?未遂风云便,争不恣游狂荡。何须论得丧。才子词人,自是白衣卿相。 烟花巷陌,依约丹青屏障。幸有意中人,堪寻访。且恁偎红倚翠,风流事,平生畅。青春都一饷。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。
这首词,把柳永的狂妄书写殆尽,他自诩白衣卿相,不屑于“浮名”,“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”,就是道出了柳永蔑视功名,鄙薄卿相的狂傲姿态。很快,这首词便流传开来,当然也传到了当时朝廷上下,柳永不曾想到,这为他二次参加考试埋下了隐患。
奉旨填词:
大中祥符八年,柳永第二次参加礼部考试,再度落第。同时,与相好歌女虫娘关系出现裂痕,柳永作词《征部乐·雅欢幽会》,抒发失意兼失恋的苦闷情绪。
第二次考试,柳永成绩优良,被考官录取了。但到殿试时,宋仁宗看到了“柳三变”的名字,便想起了他那首流传甚广的《鹤冲天》的词句对朝廷的嘲讽,于是,发话道:“既然柳三变喜欢‘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’,那何必又来考取功名呢?我看,还是让他去做他的‘才子词人,白衣卿相’吧!”于是,便抹去了柳永的名字。
再次落榜对柳永打击很大,他开始日益消沉,整天和歌妓打成一片,家产挥霍殆尽。他被迫重新思考今后的出路。
天禧二年,长兄柳三复进士及第,柳永第三次落榜。
遭遇此连番科举受挫,柳永算是基本死心了,虽然后来在他将近五十岁时中了进士,出任屯田员外郎,当时柳永还欣喜若狂,然而好景不长,他因为出言不逊,得罪了朝廷,宋仁宗便罢了他的屯田员外郎官职,发了一道圣谕:“任作白衣卿相,风前月下填词。”从此,柳永便断绝了仕途的念头,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填词为业。
眠花宿柳:
因仕途受挫,柳永就混迹于烟花巷陌中,他在青楼与那些歌伎终日醉生梦死,当时的柳永在文坛的负有盛名,因此当时那些歌姬们都以能弹唱一首柳三变填词的词调而骄傲,而且能吟唱他的词,也会成为青楼里的名歌姬,当时歌伎们这么说:“不愿君王召,愿得柳七叫;不愿千黄金,愿得柳七心;不愿神仙见,愿识柳七面。”就因他在烟花小巷里穿梭、流连,目睹了一个个娇艳的女子站在胭脂红尘里强颜欢笑,弹琴、吟唱,感受到她们的疾苦和无奈,不由他心存悲哀。最让他想不到的是他在若干年之后,没想到自己老年后的生活,还须要依靠她们来维持才能得以生存。由于种种原因,让柳永和这些被人所鄙视的卑微女子成为知己,而且生死相依。
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是柳永为挚爱虫娘所写之词,情真意切,感人肺腑。天圣二年,柳永第四次落第,愤而离开京师,与虫娘离别,作著名的《雨霖铃·寒蝉凄切》,留下“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冷落清秋节!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、晓风残月”的千古名句。他由水路南下,填词为生,词名日隆。因漂泊日久,身心疲惫,柳永作《轮台子·一枕清宵好梦》,追忆“却返瑶京,重买千金笑”,感叹“芳年壮岁,离多欢少”。
柳永一生风流,最终却也没能好好享受一份真挚的爱情,他流连于众多名妓之间,却只和最爱唱他的词的谢玉英在一起过了一段短暂的夫妻生活,难免可惜。最后,柳永经过多年的流浪生涯,身心俱伤,病死在名妓赵香香家里,因他无家无室,又无财产,死后也无人过问。谢玉英、陈师师一班名伎念他的才学和情痴,凑了一笔钱为他安葬。谢玉英曾与他曾为夫妻,为他戴重孝,众妓都为他戴孝守丧。出殡之时,东京满城妓女都来了,半城缟素,一片哀声。这便是“群妓合金葬柳七”的佳话。谢玉英痛思柳郎,哀伤过度,两个月后便死去。陈师师等人念她情重,葬她于柳永墓旁。
柳永终其一生,郁郁不得志,终日流连于青楼,被世人所鄙夷,认为他低俗而不自知。但在我看来,柳永是个善良的人,起码,是个很真实的人。他为妓女们写词,都是投入了最大的精力与心血,只有真真正正同情她们、怜惜她们,在那些妓女的眼里,只有柳永才是真正的男人,而不是衣冠禽兽。
也就是因此,他的词便有了艳俗的别称。但词作流传极广,民间传: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。由这句话,我们可想而知,当时社会有多少人在唱柳词了。当时的晏殊便看不起他,认为他庸俗,只会写“针线闲拈伴伊坐”,而不让他进门。可是晏殊呢?他自己不也是日夜怀念着那些女子吗?也不是感叹“等闲离别易销魂”吗?只是他不敢说罢了。他没有柳永的爽快,没有柳永的敢做敢当,他只能在夜深人静的夜晚,一个人苦涩地回味自己以往的风流韵事罢了。 这些所谓的“正人君子”,不过是道貌岸然之辈罢了。
盖棺定论
说风流,评柳永,我们不得不承认柳词如江南二八少女,清新婉约,细腻独到。综观词人,谁主沉浮,恐怕且把才气与风流玩得出神入化,我想,游刃有余的李白与苏轼都难以望及柳永“真爱,真词,真男人”的项背。
李白虽洒脱有才气,却有了太多的豪迈,没有细腻的柔情泼洒,展现对爱情的痴狂。虽说苏轼也风流。三妻四妾,却多了几分自我,很有大男子主义。若要也才子,也风流,唯有柳永,一个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风流才子。
鲁迅先生说过:所谓悲剧,就是把所有美好的东西撕碎在人眼前,毁灭给人看!以柳永的才华,本该在北宋文坛受人尊崇,然而却因为世俗的偏见,将他看做一个艳俗之人,受到仕宦们的鄙夷,因此一生低迷,如浮萍般飘忽不定,居无定所,不禁让人为之动容。